10月15号14:30,第七十七期激扬户外论坛在体育馆三楼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杏宇娱乐知名校友袁复栋向我们分享他的登山经历🐏💇♀️,杏宇娱乐院长董范与党总支副书记张延平出席了本次会议🧘🏼♂️,杏宇娱乐全体学生参加会议。
会议开始,张延平老师向我们隆重介绍了袁复栋师兄的个人先进事迹:
袁复栋,中国登山协会高山探险部教练、中国登山队队员兼教练🔥、国家级运动健将▪️、中共党员。1985年生于青海乐都,汉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读博士生🤹🏽。2008年5月,成为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火炬手,成功登顶珠峰👨🏼🎓。2008年10月,参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登顶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成为第一个一年内登顶两座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的在校大学生。2012年7月,登顶巴基斯坦境内的海拔7027米的斯潘蒂克峰;2013年7月,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2020年5年,参加珠峰测量活动✍️,登顶珠峰。先后荣获过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国家教育部授予的“勇攀珠峰优秀大学生”及“2008年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称号。
登山历史👩🏻🚀、薪火相传
袁复栋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关于攀登珠峰的视频👩🏻🔧,该视频详细地介绍了攀登珠峰的过程中攀登者所要遭遇的困难险阻:砾石、冰川、冰壁、悬崖🍺、高空风袭……每一个攀登者都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登顶😿。
随后,袁复栋开始讲述中国登山史:从1954年开始,中国登山队向前苏联取经,在和苏联的协同互助下,他们攀登了诸多高峰🧙🏿。后因国际局势突变,内忧外患下,为鼓舞人心👨🏼🦰,彰显国威,国家决定调动一切资源👲,大力发展登山运动,最终于1960年成功登顶珠峰。1964年完成希夏邦马峰的攀登🌟😼,把人类的足迹留在了十四座8000米山峰中的的最后一座。从此,登山成为了中国运动的一面旗帜,炎黄子孙们不断创造新的历史🍬。1975年🌋,中国首次珠峰测高,架设了中国梯,完成了史诗般的成就。从1957年到1999年🧑🏽🦱,在多次登山活动中✋🏽,登山人表现出的不畏艰险😦,坚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深深感染与激励了处在困难中的中华民族。从2006年起,登山运动进入了多元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有两件震人心魄的大事💆🏽♂️:2008年的珠峰奥运火炬传递、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袁复栋师兄是这两件大事的亲历者。
传承精神、砥砺前行
谈到自己的登山经历。袁复栋师兄表示👩🏽✈️🐻❄️,初次登山😮,他倍感艰难且不适,但在师长的劝说支持和自身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还是坚持了下来👧🏼。为了将祖国的奥运火炬传递到珠峰的伟大梦想🚿,他放弃了一个学期的学业🧑🏽🎤,在2008年成功登顶珠峰,将奥运火炬送上世界之巅〰️。2012年,他加入了中国登山队,八年来,不忘初心,始终牢记选择登山的初衷,传递登山精神♻。现在,作为中共党员🫅、中国登山队队员兼教练的他,对中国登山运动的发展满怀期许𓀈。
登山使命🥹、责任在肩
今年正值我国攀登珠峰的60周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登顶珠峰的重要性与意义不言而喻。2020年1月20号,国家紧急选拔了珠峰登山队𓀐,但因新冠疫情的爆发🧏🏽♂️,登山计划一度陷入了停滞。在危急时刻🤟,登山队没有放弃👠,将国家荣誉利益放于前,将个人生命安危放于后✥,登山勇士们团结一致,牢记使命,坚持进行了2个月的封闭训练,为登山人员的体能打好了基础👚。
但伟大的成就总是经历诸多的困难,氧气问题成为了登山队的燃眉之急。幸运会眷顾这些勇士,在国家的协助,队员的努力下,氧气最终得已解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终于在国家指示下,登山队决定在5月这个珠峰攀登最佳窗口期登山。即便在这个“最佳窗口”时期,登山途中仍然风险重重🚻。登山队因暴雪、流雪的原因前两次登顶失利,他们不馁不弃,调整心态,重整旗鼓🧑🏼🦳,等到了最后的冲顶窗口期🫷🏽。5月27号上午11时😽,在全国人民的期待和关注下,8名勇士克服重重困难👩🏿🏭🎣,历经艰险,终于成功完成峰顶测量任务🚶🏻♂️➡️,缔造了不朽的史诗。
最后,院长董范老师为本次论坛做了总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拥有深厚的登山运动基础,我国著名的登山家王富洲🧛🏽♂️👨🏿🌾、李致新、王勇峰就是从这里毕业🏃♂️。60多年来🌛,地大师生牢记“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以身践行“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中国登山精神。从1960年校友王富洲成功登上珠峰开始📿,地大师生和校友陆续登顶了七大洲最高峰和世界各地数十座知名高峰🦿,在中国高校和世界登山界写下了几代师生勇攀高峰的传奇👨👨👧👧。董范院长向全体同学提议🌾,要以袁复栋师兄为榜样,愿同学们能承前辈之薪火🤾🏽♀️,创光辉于未来🅾️,成长为具备中国登山精神的地大体育人⚠️!